“招工时明明说的是15.8元1小时,结果到手的工资算下来还不到14元1小时,太不合理了!”近日,在重庆市大足区上学的高三学生小陈向上游新闻反映,自己寒假期间和几名同学一起到铜梁区重庆某科技公司打工,辛苦工作了21天,没想到到手的工钱一个人就少了三四百元,同学们对此感到气愤不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8岁的小陈是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中高职“3+2”贯通培养)的一名高三学生。不少学生会利用假期打工锻炼自己,小陈也不例外,去年12月底,她通过朋友推荐,和班上3名同学经过金英人力公司介绍,前往铜梁区的一家科技公司当起了操作工。
“虽然我们只是打短期工,当时中介公司负责人给我们说了,工作1小时15.8元,跟厂里的普工工资是一样的,我们就同意了。”几人随后从大足乘车到铜梁,签订合同、办理了入职手续正式上岗。
小陈的工作是组装电子电容零件。“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中午、晚上可以休息1小时和半小时,算上加班,我基本上每天工作11个小时左右,最长的时候有近13个小时,一直到1月19日离职,我们工作了21天。”小陈算了算,按照进厂前说好的工时费,她应该能拿到3600元左右的工资,然而,2月15日工资到账了,她却只收到了3109元,同样,其他几名同学也比预期的少了好几百,“算下来平均1个小时只有14元左右。”
小陈说,当初入职时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也明确了工作是计件计时,1个小时是15元以上,但是只有公司保留了合同。拿到工资后,几人为此找到该公司人事部门,“刚开始去的时候中介说了工资由公司直发,但公司人事部门又让我们找中介,中介又说是公司的问题,我们不知道到底该找谁?”
上游新闻记者多次拨打该科技公司电话未果,随后联系上了金英人力的有关负责人。一蒲姓工作人员表示,当初招工时,给同学们讲的是每小时14—16元,因为涉及到不同的岗位不同工种,具体的工资会有所差异。但对于几人收到的工资都离预期有差距,他会向公司马上反映此事,如果是公司的原因该补就补,如果是被厂方扣了,他会找厂方协调解决此事。
21日中午,小陈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中介公司负责人已和她们取得联系,答应补发差额的部分工资。
那么,企业聘用学生当临时工有何要求?学生假期工作要注意什么?西南政法大学公民权利与法律援助研究中心主任赵正华律师对此表示,按照《劳动法》的要求,严禁用人公司招收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虽然学生假期打零工,从法律层面上来说是劳务关系,但企业招聘符合条件的学生时,必须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对于学生来说,假期外出工作首先要注意甄别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有些工作环境是有毒有害的,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建议同学们购买一个意外保险。其次,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和公司签订了书面合同后自己应要求保留一份,如果公司不能拿要录音录像。此外,入职之前要把控好公司是否是正规公司。同学们可以通过“企查查”等在网上先查询了解公司的相关情况,再决定是否上班。
如果遭遇了工资被克扣,同学们可以先收集证据,有了相应的证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寻求帮助。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上游新闻报料热线、渠道:966966、上游新闻APP报料。新鲜事、感人事、不平事,欢迎告诉上游新闻。新闻线索一经采用,酌情奖励。
编辑:邓晞
责编:张松涛
审核:冯飞